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2022-12-14 18:06:01 作者:伦巴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浏览了11056次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

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最热原因: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2021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 为头伏 10 天

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 为中伏 20 天

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 为末伏 10 天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三伏天是全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汉代学者刘熙在《释名》中记载:“三伏者,庚金伏于夏火之下。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也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三伏天是全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汉代学者刘熙在《释名》中记载:“三伏者,庚金伏于夏火之下。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也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三伏天是全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汉代学者刘熙在《释名》中记载:“三伏者,庚金伏于夏火之下。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也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天的意思不仅仅是指“三伏”的一段时间,通常是指从初伏第一天到末伏最后一天的整个时间段,泛指一年中最热的那段时间。中国的节气采用的是农历,因此三伏天开始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没有准数,最少20天,最多29天),结束于“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也没有准数最少10天,最多19天);因此整个三伏天就出了长短不一现象,有些年是30天,而又有些年是40天。

三伏天什么意思?(详细点)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
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2014年三伏时间:

7月18日是头伏第一天,头伏 10 天。

7月28日是二伏第一天,二伏 20 天。

8月17日是三伏第一天,三伏 10 天。

三伏天气是什么意思

这是根据甲子历法产生的,一般认为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但是夏天属火,秋天属金。火克金,所以金耀潜伏一段时间才敢出来。于是有了三伏。

也有把三伏称为土的。

三伏天也就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结束,一般十天为一伏,共有三伏,其中中伏有时为二十天。

继续浏览: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