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地震有很多种,如果按震级分类,也有这个分类。地震震级分为几个等级呢?可分为微震、弱震、有感地震、中震、强震、大震九个等级。具体分类可以往下看。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地震发生时间、震中、震级,称为地震三要素。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度,按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别”来表示。地震震级分为几个等级,地震震级分为1-9级,可分为九级。根据震级,地震可分为以下几种:
1、超微地震:震级小于1级的地震。
2、弱地震或微震地震:震级& ge1级及3级以下的地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一般不容易察觉。
3、有感地震:震级& ge3级以上小于4.5级的地震。这种地震人能感觉到,但通常不会造成破坏。
4、中强地震:震级& ge4.5级地震,小于6级。属于能造成破坏的地震。
5、强震:震级& ge6级地震,小于7级。
6、大地震:震级& ge7级地震,不到8级。
7、大地震:8级及以上的地震。
按震级可分为微震、微震、弱震(或小震)、强震(或中震)和大震等。上面列出了释放的能量越大,地震震级越大。到目前为止,目前有记录的最大地震是8.9级地震,发生在1960年的南美洲智利。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说到震级,也可以看看图中什么是烈度,可以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
看了以上,大家应该对地震震级分为几个等级有所了解了。虽然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它对人类有很大的危害。它非常强大。平时也要注意关于地震逃生的安全知识。唐山地震很可怕,今年4月16日发生了4.3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道河北唐山4.3级地震。4月16日16时06分,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一些人说,北京、天津和其他地区都能感觉到地震。有人说,河北唐山4.3级地震是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的余震。
7级地震严重,属于大地震,人会站立不稳,池塘出现水波。可能会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地震级数是里氏地震规模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
地震自然现象地震(英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位置地球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但地震不仅发生在地壳之中,也会发生在软流层当中。据地震部门测定,深源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300-700公里处。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最深的震源是720公里。从这一点来看,传统的板块挤压地层断裂学说并不能合理解释深源地震,因为720公里深处并不存在固态物质。科学家设想将地球岩石图画出来,这样对预测地震有很大帮助。
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十级的地震,所以我们能够划分的就是1到9级地震。一级地震是最轻的九级地震是最严重的。
因为一级地震是微乎其微的一种振动,甚至人都很难察觉到。除非是处于非常敏感的地带,或者这个人本身就是对地震特别敏感的,才有机会察觉到一级地震。所以它也不会带来太严重的后果,风过了无痕的一种感觉吧。2级地震属于弱震,也不会造成危害。因为二级地震的震源通常不会特别的浅,所以人们是很难察觉到的。人都没有办法察觉到这种级别的地震,自然而然不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3级地震属于有感觉到地震,但不会造成破坏。
三级地震也是在新闻里面可能会出现的,因为这个级别的地震人是可以感觉到的,但也仅限于人,可以感觉到不会造成破坏。因为这一级别的地震依然是非常微弱的,是大多数建筑物都不会受到影响的一个地震。4到5级的地震属于中强震,可能会造成破坏。
4到5级的地震通常震感都是比较明显的了,因为它摇摆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当然也会因为震源的深度和震中的距离的关系,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一些危房,可能会出现裂痕之类的情况。
所以一旦出现4到5级的地震,可能就需要一定的救援,或者对建筑物的修复等工作。6级地震属于强震,可能会造成破坏。6月20日,台湾省花莲市就发生了六级地震,而所经历的那些群众反应,就是特别有感觉,铁门都在晃动。当地的捷运也会因为地震有了一些整改,说明公共设施是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的。
六级地震通常就是比较明显的地震了,所以如果发生这样的地震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寻求保护自己的地点。7级地震属于大地震,可以造成比较大的破坏。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7.8级,由于地震发生在夜半,所以,不仅城市受到了大规模的破坏,还有很多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2008年让全中国悲痛欲绝到汶川地震7.9级,它所造成的破坏,我想很多人都记忆犹新。
七级以上的地震对于城市而言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每当看到这样地震的新闻的时候,不得不感慨我们伟大的祖国真的把人民的生命放在了第一位。8级以上的地震属于巨大地震,可以造成严重的破坏。八级以上的地震还是非常罕见的,但是一旦发生这种级别的地震的话,那么就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国际公约规定,八级以上的地震,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参与支援,并且不需要通过地震国的同意。
由此可见八级以上的地震是多么的严重,人道主义救援又是多么的迫在眉睫。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发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唐山的地震(震中纬度39.4度,东经118.0度),震级7.8级,震中烈度Ⅺ度。同日18时43分,在距唐山40余千米的滦县又发生7.1级地震 ,震中烈度Ⅸ度。
唐山市区建筑物多数基本倒平或严重破坏,铁轨发生蛇形扭曲,地表发生大量裂缝,还有喷水冒沙、塌陷,震前伴有发光现象。242769人死亡,164851人受伤。邻近的天津也遭到Ⅷ~Ⅸ度的破坏。有感范围波及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等14个省、市、自治区,破坏范围半径约250千米。1-12级地震的震感表:1级度无明显震感;2级度室内静止中个别人有感觉 ;3级度室内少数静止中人有感觉,门窗轻微作响且悬挂物微动;4级度室内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门、窗作响、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5级度室内普遍、室外多数人有感觉,多数人梦中惊醒;门窗、屋顶、屋架颤动作响,灰土掉落,抹灰出现微细裂缝;有檐瓦掉落,个别屋顶烟囱掉砖;不稳定器物摇动或翻倒;6级度多数人站立不稳,少数人惊逃户外;墙体出现裂缝,檐瓦掉落,少数屋顶烟囱裂缝;掉落河岸和松软土上出现裂缝,饱和砂层出现喷砂冒水;有的独立砖烟囱轻度裂缝;7级度大多数人惊逃户外,骑自行车的人有感觉,行驶中的汽车驾乘人员有感觉 轻度破坏;房屋局部破坏,开裂,小修或不需要修理可继续使用,河岸出现塌方; 饱和砂层常见喷砂冒水,松软土地上裂缝较多; 大多数独立砖烟囱中等破;8度多数人摇晃颠簸,行走困难.房屋中等破坏,需要修复才能使用;干硬土上亦出现裂缝,大多数独立砖烟囱严重破坏; 树梢折断;房屋破坏导致人畜伤亡;9度行动的人摔倒,建筑结重破坏,局部倒塌,修复困难;干硬土上出现许多地方有裂缝; 基岩可能出现裂缝、错动; 滑坡塌方常见; 独立砖烟囱许多倒塌;10度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处不稳状态的人会摔离原地;大多数倒塌 山崩和地震断裂出现; 基岩上拱桥破坏; 大多数独立砖烟囱从根部破坏或倒毁;11度普遍倒塌地震断裂延续很长;大量山崩滑坡 ;12度地面剧烈变化,山河改观。
七级地震的情况下,房屋会剧烈摇晃甚至坍塌,人会感觉腿脚发软,行走不便。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M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M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巨大地震。
6.M大于等于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巨大地震。
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危险了,根据地震等级的划分,5级地震室内普遍、室外多数人有感觉,多数人梦中惊醒;门窗、屋顶、屋架颤动作响,灰土掉落,抹灰出现微细裂缝;有檐瓦掉落,个别屋顶烟囱掉砖;不稳定器物摇动或翻倒,此时就会有危险。而4级地震会造成室内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门、窗作响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危险性不算很大。
4.中震。5到7级,该级别地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5.大地震。
大于7级,该级地震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地震分为四个等级,如下:1、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2、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3、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4、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基本情况
地震(英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拓展资料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
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多倍。比如说,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2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弱震震级小于3级。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可以分为九个等级。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2.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3.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4.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5.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6.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
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一共分为九个等级。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秒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九百多倍。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个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2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弱震震级小于3级,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震级是通过仪器给出地震大小的一种量度,考虑到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震级的测定需要考虑地震深度和震中距离。
一共12个级别,程度对应如下: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2度:微有感-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8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10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11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扩展资料: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关于地壳构造和海陆变迁,科学家们经历了漫长的观察、描述和分析,先后形成了不同的假说、构想和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又称新全球构造学说,则是形成较晚(上世纪60年代),已为广大地学工作者所接受的一个关于地壳构造运动的学说。根据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中称为微观震中,用经纬度表示;根据地震宏观调查所确定的震中称为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震中附近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的几何中心,也用经纬度表示。由于方法不同,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往往并不重合。
1900年以前没有仪器记录时,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坏范围而确定的宏观震中。
相关文章